隋朝末年天下大乱,李世民带领一批忠心耿耿的将领南征北战配资融券交易,最终开创了繁荣昌盛的大唐王朝。历史记载中,李世民素以知人善任著称,对待麾下将领大多推心置腹,常常以手足之情相待。但在这段君臣佳话中,却有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外——在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,就有一位将领曾被李世民置于九死一生的险境。
这位特殊的功臣就是排名第二十二位的唐俭。他出身于显赫的士族之家,其父与唐高祖李渊私交甚笃。早在少年时期,唐俭就与李世民结下了深厚友谊,更在李世民起兵反隋之初,便义无反顾地追随左右。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,虽然唐俭的军事才能并不出众,但他曾冒死救下李渊的性命,因此深得皇室信任。
然而在李世民心中,唐俭的地位似乎始终不及他的父亲。贞观初年,北方宿敌突厥内部发生严重内讧,颉利可汗的势力摇摇欲坠。李世民敏锐地抓住这个战机,立即派遣名将李靖率军出征。起初战事顺利,但狡猾的颉利可汗改变策略,开始采取游击战术避其锋芒。
展开剩余45%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李世民心生一计:他派唐俭作为和谈使者前往突厥大营。至于这次和谈是真是假,至今仍是个谜。根据《旧唐书》记载,李靖看穿了皇帝的用意,立即挑选精锐部队连夜奔袭。当部下提醒唐俭还在敌营时,李靖斩钉截铁地说:此乃千载难逢的战机。像唐俭这样的人,牺牲了又算得了什么?
实际上,李世民派唐俭出使,就是让他充当活靶子,用和谈的幌子麻痹敌人,为唐军创造突袭机会。这个任务极其危险,一旦颉利可汗识破计谋,唐俭必死无疑。令人唏嘘的是,这位曾救过李渊性命的功臣,就这样被当作了可以随时牺牲的棋子。所幸唐俭命不该绝,在唐军突袭时趁乱逃脱。这段往事,不禁让人对帝王心术感到不寒而栗。
发布于:天津市